• 招商和空间服务
  • /
  • 详情页
全球首个,即将开跑!未来科学城首个人形机器人“小朋友”参赛
发布时间:2025-04-11 09:33:00

4月19日

未来科学城星科创投基金

首个直投项目

松延动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研发的人形机器人N2

将代表昌平区参加

2025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比赛

随着比赛临近

团队正从零部件、智能水平等方面

争分夺秒开展技术攻关


图片

据了解

松延动力本次将派出

2组共6名运动员参加本次比赛

每组均有2名是替补队员

他们现在准备得怎么样了

让我们一起走进松延动力

探秘N2备赛实况吧~

图片

走进松延动力大门,就能看到人形机器人N2的装配车间,为了让机器人更加顺利地完赛,工作人员正在给它的腿部进行加固作业,以此减少零件之间的磨损,避免卡顿等情况的发生。

此外,现场还看到工作人员给机器人穿上了鞋子,仅这一个小细节,就可以减少机器人的双脚与地面的磕碰,同时让它跑起来更加轻盈。

图片

这位擅长连续空翻的N2“小朋友”,身高约1.2米,体重约30公斤,有着高度灵活的运动能力,可实现快速移动、转向及复杂动作。

图片

据松延动力算法工程师覃帮羽介绍,N2人形机器人,它的理论最大时速可达3.5米/秒。但是由于赛场真实环境情况的变化,比如路况以及当时天气等,当机器人速度比较大的时候,会存在较危险的情况,工程师为了让N2更稳定、安全地完赛,会在速度上有所下调。

目前根据多次测试情况,工程师覃帮羽认为2米/秒是比较合适的速度,在这个速度上既能完赛,也能保持机器人的结构磨损在可控的范围内。在机器人N2身高1.2米的情况下,跨步范围受上限限制,将通过设计更高的步频,让N2在更高的步频中提升速度。

图片

据了解,2025北京亦庄半程马拉松在赛制上遵循“同步报名、同一赛道、同时起跑”原则人形机器人与运动员将在起点同时鸣枪起跑。为确保人机安全,比赛全程采用铁马隔离或绿化带隔离的方式,机器人虽与运动员共享同一路线,但各自拥有单独赛道。

图片

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全程距离为21.0975公里,全程共设置7个补给站。要完成21公里的半马,基本上每个机器人都要在途中进行几次换电操作。比赛过程中,裁判员和保障团队将全程跟随,如果机器人出现突发状况,保障团队可以快速处理。

21公里的马拉松赛道终将跑完

但对于人机协同的探索

松延动力不会停歇

图片

N2人形机器人

松延动力人形机器人N2 产品负责人于星曼表示,松延动力聚焦文旅导览、展览接待、服务陪伴等领域,积极探索机器人真正走进人类家庭的可能性。同时,在硬件可靠性、使用安全性、产品功能等方面,不断进行完善和升级,让机器人可以早日从实验室走出来,在文旅展演、展览接待、服务陪伴等场景给大家提供服务,真正地让机器人走入人民群众的生活。

作为未来科学城星科创投基金的首个直投项目,松延动力以未来科学城为产品加工试验中心,率先落地人形机器人、仿生机器人及机器人AI技术的多元化应用场景,吸引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加速集聚,共同探索在宣传展示、物业安防、商业休闲、文化娱乐、户外公园等方面的应用空间,树立未来科学城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先行先试、创新开放的产业发展环境。松延动力这一成果不仅展现了松延动力的创新实力,更凸显了星科创投基金“投早投小投科创”战略的前瞻性与实效性。


除松延动力外,星科创投基金在先进能源、智能制造、合成生物、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布局也取得显著进展,目前正在有序开展相关领域项目投资工作,通过“产业+资本+生态”模式,为被投企业提供场景对接、政策资源与战略指导。未来科学城集团将锚定“面向未来的科技创新服务商”发展愿景,继续深化完善基金生态圈建设,为北京市及昌平区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内容来源:北京发布、北京昌平

服务热线:010—69751170
电子邮箱:kechuangfuwu@wlkjc.com
联系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未来科学城未来视界C座
未来科学城
微信服务号
未来科学城
微信小程序
未来科学城
安卓APP
未来科学城
iOS APP
Copyright© 2017-2019 北京未来科学城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北京市昌平区北七家镇未来科学城东路一号院A106室 京ICP备1706008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