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日,新华社刊发的《奔跑吧,中关村!——写在习近平总书记率领中央政治局到中关村集体学习5周年之际》报道“刷爆”各大媒体。
报道生动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率领中央政治局到中关村集体学习后的5年间,中关村加大创新驱动发展力度,加快建设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取得的优异成绩。
在介绍中关村在政策突破和创新引领力方面的成效时,报道特别列举了“三城一区”之一的未来科学城自奠基建设以来,九年拼搏,凝心聚力,为北京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发展所做的努力和收获——
位于昌平区的未来科学城曾是央企人才创新创业基地,而央企也成为未来科学城发展的优势资源。5年来,央企资源盘活开发方案不断优化、施工建设工作热火朝天。如今,央企联合高校、民企在这里建立了氢能源及燃料电池、核能材料等重点领域的5个协同创新平台。
截至10月7日,报道稿件累计采用达207家次,新华每日电讯、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媒体均在头版甚至头条位置予以展示。新华社客户端点击量7小时破百万,累积点击量突破200万。
机会稍纵即逝,抓住了就是机遇,抓不住就是挑战。
5年前,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走出中南海,把“课堂”搬到了中关村。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关村寄予殷切期望:“面向未来,中关村要加大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力度,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为在全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更好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5年来,作为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关村创新驱动发展情况怎样?示范引领作用发挥得如何?新华社记者深入中关村探访。
170家科技企业的340项最新创新成果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静静陈列……
5年前,这里展出了集成电路装备、节能环保、生物和健康等一批创新成果。5年来,这里历经4次改造,焕然一新。
“展示中心是世界看北京科技创新的窗口。这里不仅是为了展示成果,同时还在总结经验、凝聚共识。”中心主任梁爱民说。
“敢为天下先”是中关村与生俱来的气质,历史上,这里诞生了数个“第一”:我国第一家民营科技企业、第一家无形资产占注册资本100%的企业、第一家有限合伙投资机构、第一个政府引导基金、第一部科技园区地方立法。
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主任翟立新表示,中关村始终走在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的前沿,成为深化改革的“探路者”。
5年来,中关村全面深化改革。先后实施科技成果转化“三权”改革、境外并购外汇管理、投贷联动、“国际人才20条”等改革试点,带动形成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激励科技人才的政策体系。
筑巢引凤、聚才引智。位于海淀区中关村创业大街的“外籍人才服务窗口”,正是人才管理改革的具体举措,旨在为外籍人才提供包括企业注册、知识产权、法律服务、投融资服务等一系列支持。
来自也门的清华大学毕业生阿哈迈德在2017年底通过了有关部门审批,很快就拿到中国“绿卡”。
“拿到‘绿卡’时很兴奋,我还与工作人员击掌庆贺。”阿哈迈德回忆。此后,他便一直在中关村创业,利用人工智能及大数据等技术制作阿拉伯语新闻信息推送平台。如今,像阿哈迈德一样的外籍人才,中关村已有近万名。
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吴江表示,北京试点的外籍人才出入境新政策具有开创性,向全世界释放了集聚创新创业人才的信号,有助于提升中国对国际人才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近5年来,中关村有20多项试点政策推广到全国或被其他国家引进,一些科技成果转化试点政策纳入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等法律法规。
2018年1月,海淀区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中关村科学城建设的若干措施》,包括关注原始创新能力跃升、新型研发平台领航、科技金融融合创新等9项计划和科技城市建设、科技政府塑造、科技公民培育等7项行动,助力打通创新发展的“痛点”和“堵点”。作为创新之城的核心区域,中关村创新生态不断优化。
位于昌平区的未来科学城曾是央企人才创新创业基地,而央企也成为未来科学城发展的优势资源。5年来,央企资源盘活开发方案不断优化、施工建设工作热火朝天。如今,央企联合高校、民企在这里建立了氢能源及燃料电池、核能材料等重点领域的5个协同创新平台。
改革是动力,越来越多的创新创业要素在这里聚集,人才、技术、资本形成“新三驾马车”,为创新“开足马力”。
改革释放生产力,前沿创新成果在中关村的良好创新业态里如涌泉般喷薄而出。
——瞄准基础科研领域,中关村人在突破。新型肿瘤治疗药物研发平台、量子保密通信相关技术等在这里“孕育”;
——瞄准“卡脖子”的领域,中关村人在努力。龙芯通用CPU 3A3000、紫光展锐移动智能通信芯片、寒武纪商用深度学习处理器等等在这里诞生;
——瞄准前沿引领方向,中关村人在探路。大唐5G标准、百度无人驾驶平台、百济神州单克隆抗体抗癌药物等一批变革性科技成果相继出现。
翻开北京市“科创地图”,中关村“一区十六园”的布局正引领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风尚。目前,中关村企业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8万件,是2013年的2.8倍;累计主导创制发布标准7858项,其中国际标准330项,是2013年的2.5倍。
在技术创新领域,利亚德集团近年来将LED显示屏“像素间距”从2.9mm研发升级到1mm以内,拼接屏幕理论上可以做到“无限大”。集团5年来市值上涨30倍,营业收入增长11倍,净利润增长20倍,LED显示产品的全球市场占有率达到14%。
利亚德集团董事长李军表示,中关村有若干优势其他地方没法比,一是深厚的人才基础,二是丰富的信息量,三是集中的技术研发资源。中关村的创业生态中有灵魂、有文化、有基因,创新潜力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