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中的故事,道路上的风景
这个假期
如果你想寻找野趣
感受“自然-科技-艺术”之美
那么“未来智谷”一定是不二之选
作为全市首个“碳中和”主题公园
“未来智谷”
“以讲故事的手法进行科普”
“以艺术介入激活环境主题”
呈现出了科学与艺术融合的
“碳中和”科普基地
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未来智谷”
以科学策划引领规划设计
从“碳的基础知识与气候变化”
“中国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的贡献”
“碳中和路径与愿景”
三个方面构建了两百余个知识点
形成“碳百问”知识体系
通过对“碳百问”知识体系内涵
进行归纳和空间落位
形成了
“碳的世界”、“中国力量”、“和谐家园”
三大主题区
在色彩、 形式、 符号的演绎下
将抽象文本转化为空间形象
通过5类37项科普展陈设施的内涵传达
营造了一个生态环境优美
知识含量丰富
艺术造诣优秀的
博物馆化室外公共生态空间
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这些藏在风景里的科普展陈设施,一起了解“碳”的世界,听听它们讲述的故事吧!
主题道路彩绘
碳中和之路
采用黄、蓝、绿三种色彩,将抽象文本“碳中和”转化为空间形象,黄色代表主题区为“碳的世界”、蓝色代表主题区为“中国力量”、绿色代表主题区为“和谐家园”。穿过“碳立方”不远处,便能看到碳中和之路的起点,我们可以从这里出发,步入不同主题区开启“碳中和”科普之旅。
主题科普艺术
《二〇三〇》
我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走上写有“碳达峰”的层层阶梯便到达了公园最高处,我们可以在这里俯瞰公园美景,也可以利用周边的低碳望远镜捕捉隐藏在风景里的碳世界信息。
一吨碳
根据第九次森林资源调查结果,从全国尺度来看,每公顷森林每年吸收固定二氧化碳7.22吨。以眼前这片刺槐林为例,吸收1吨二氧化碳需要30棵刺槐生长一年的时间。如果你在游园时走到了这片森林,一定要走进其中,感受树木的自在呼吸,体会三时四季之景的不同。当然,还可以拿上设备在这里拍上几张森林主题大片,岂不妙哉!
一瓶水
如果北京市每人每月少用一次瓶装水,每年可以减少碳排放2.12万吨,相当于2935公顷1年的碳汇量。站在故事牌处,我们了解了一瓶水的故事,抬头再看向这片森林,你能看到树上绘着的小水瓶吗?你能找到角度把这些彩绘连接起来发现一只平躺的水瓶吗?如此一来是不是加深了你对这个故事的理解呢?
一辆车的故事
一辆汽车的碳排放不仅来自燃料消耗,从生产金属、橡胶、玻璃等原材料,到加工零部件,再到制造整车,以及维修保养、回收处理等都会直接间接产生碳排放。在这辆模型车上,我们能看到一辆车生产过程中需要的全部材料,直观的感受也许能触发更多有关碳排放的思考哦!
一度电的故事
一度电并不多,能做的事却不少。正午阳光的投射下,我们能在光影的变化中看到一段有关一度电的故事,你是不是也能发现这个小秘密呢?拿起手机,把它记录下来,看看谁拍的最清楚吧!
一张纸
如果北京市每人每月节约一张普通A4纸,那么每年就能减少约1550吨碳排放。看见彩绘的圆形图画了吗?找到最佳的角度才能把它拍的又大又圆哦!
冰川消融的故事
青藏高原被称为“亚洲水塔”,近50年青藏高原年平均气温增速超过全球同期的两倍,累计已有约15%的冰川消失,高原多年冻土面积减少了16%。气候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冬日雪后,当一缕缕暖阳洒下,你是不是也能看到从这座“冰川”上滑落的水滴,重新思考这个“消融”的故事呢?
北极熊的故事
北极熊依靠北冰洋上的海冰觅食,然而随着气候变暖导致海冰融化,北极熊的生存受到极大威胁。在童趣碳知园这个地方,小朋友们除了可以和可爱的北极熊模型合影,还能顺便了解气候变化的知识,寓教于乐,让人印象深刻。
主题科普装置
碳宝说......
碳宝原型是二氧化碳的分子模型图,用模型的两个氧原子与一个碳原子拟态化成人形,色彩选用了深薄荷绿,代表了清新、健康、环保、大自然。这些绿色的小柱子是一个个小传声筒。碳宝小牌子上写着关于碳的问题,柱子上写着答案,小朋友玩的时候可以一边念问题,一边从柱子上去找答案再告诉对方,是不是可爱又有趣呢!
种下一棵树
在全国尺度上,一棵树1年的固碳能力是4-18公斤,均值为11公斤。如果我们要想通过植树造林来中和碳足迹而又事先不知道种多少树的时候,用碳足迹值除以220就能得出植树棵树。扫描打开碳积分小程序,找到碳足迹计算器,算一算我们产生了多少碳足迹,需要种多少树木来中和吧!
碳罗盘
碳足迹罗盘是利用罗盘的旋转功能显示各类日常行为的碳足迹数量在不同计量单位的水平。来罗盘前转动它吧,看看有没有什么新发现。
主题科普设施
气候变化的警训
由于人类过量排放温室气体导致的全球变暖,其中部分临界成员的变化已经逼近临界点。在公园的碳心广场,除了可以进行碳积分互动,打卡碳百问,也可以在长椅上坐一坐,看看科普展陈文字,了解气候变化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主题科普家具
低碳运动指引
空地慢跑代替跑步机大约每45分钟减少1公斤碳排放,而且还能呼吸新鲜空气和欣赏美景。在公园慢跑一段时间后,可以来到画框样式的桌椅前停驻休息,用我们的双眼或者相机,把风景装进画框里。
一滴水与碳中和
过去100年,全球用水量增长了6倍,现在仍以每年约1%的速度持续增长。估计到2050年,全球或将有超过一半的人口面临水资源短缺的困境。溪流旁,花丛间,我们在画框驿站中聆溪入画,不知是人看景,还是那景藏人!
如此生动有趣的户外空间,快来打卡解锁更多故事吧!
北京温榆河公园·未来智谷地址:昌平区未来科学城路与七北南路交叉口路南
文章来源:未来科学城集团公众号
扫一扫下方二维码,查看更多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