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生物学作为前沿生物技术
正在推动生物经济领域的重大创新
在中国,合成生物学发展迅速
技术创业公司蓬勃发展
未来科学城作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枢纽型主平台
打造医药健康千亿级产业集群
在合成生物领域已有所布局
以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
生物技术中心为代表
陆续落地多家合成生物企业
4月18日,合成生物前沿技术及产业化交流沙龙在未来科学城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内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由北京未来科学城管理委员会指导,由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昌平区投资促进中心、未来科学城集团下属产业公司(以下简称:产业公司)、创业邦联合主办。
随着研究和技术上的不断突破,合成生物学行业迎来历史发展机遇,应用领域迅猛拓展,更需要在促进合成生物学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开拓合成生物学资本市场,探寻合成生物学技术竞争优势等方面,寻找破局新方向,共言新思路。
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创业邦相关代表进行内容分享
这是一场科学家、企业家和投资专家齐聚一堂的盛宴。此次交流沙龙活动邀请来自政府、科研院所、标杆企业、投资机构等各界40余代表,齐聚一堂,围绕合成生物学领域的技术创新、产业转化等话题展开讨论,多方交流,为探索合成生物学产学研联动和促成合成生物学成果转化贡献智慧和力量。
产业公司介绍未来科学城整体情况
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相关专家就合成生物学产业应用案例分享,创业邦代表跟大家分享了《2022年中国合成生物学产业投资报告》,产业公司面向企业代表介绍了未来科学城产业发展情况、配套优势、资源优势,微元合成生物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态创生物科技(广州)有限公司、北京绿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作为优秀企业代表从合成生物学发展、产业链规划、资本联动、科研应用、技术创新、国际竞争等维度进行了观点输出,分享在合成生物领域的最新发展研究。
优秀企业代表进行主题演讲
精彩的主题演讲之后,是自由交流环节,参会的各位专家从多种不同的角度分享了各自在合成生物学领域的理解,整个研讨会在积极热烈的气氛中进行。此次活动不仅为与会者带来了最新产业进展及应用转化对接机遇,同时也为未来科学城聚焦合成生物产业提供了助力。
此次活动,旨在创建合成生物行业交流平台,更好地展示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科技成果,同时发挥属地央企龙头作用,与中小型创新企业实现优势互补、相互促进,集聚合成生物领域产业资源,共同构建生物制造创新生态和前沿阵地。
未来科学城集团将持续为入驻企业提供更广泛、更深层次的产业延伸服务,推动政策、人才、金融、科研等资源交流共享,促进企业良好发展,激发园区活力,助力未来科学城打造全球领先的技术创新高地。
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科技创新部总经理袁佐云在开场致辞中提到:“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作为中粮集团核心研发机构,自成立之初就采用开放创新和自主研发两种模式,围绕‘以营养健康为核心的产品开发’‘以提质增效、节能减排、绿色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技术开发’开展研发创新工作,在十三五期间,研究院在生物技术领域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1个,先后推动了功能酵母、功能糖产品以及其他高附加值精细化学品在中粮集团的产业落地。”“希望大家能够围绕我们合成生物学的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共同打造高标准高质量的合成生物学领域高端沙龙,共同推动合成生物学前沿技术的成果转化,为合成生物学的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创业邦战略发展董事总经理解国琴在致辞中表示:“创业邦是致力于搭建科技创新企业、资本端、产业方和政府园区的创新生态服务平台。业务板块涵盖数据研究、媒体会展、创业服务和产业创新。我们始终相信连接创造价值,创业邦希望以此次活动为起点,连接更多大企业、政府园区与科创企业,共同促进产业的发展,构建完善的生态圈。”
今年年初,创业邦在充分利用创业企业资源、睿兽分析创投平台数据库等多方资源的基础上,沉淀出《2022年中国合成生物学产业投资报告》,创业邦研究中心负责人陈文燕从报告出发,进行了全维度的产业链剖析和投融资视角的前景展望。她指出,“创业邦认为合成生物学产业投资机会在于:从产业链划分来看,重点关注生物体设计平台公司以及全产业链的生物制造公司;工具层,关注CRISPR-Cas9基因编辑、酶促DNA合成等底层核心技术,底盘细胞改造、DNA元件设计公司;平台层,重点关注微流控、高通量自动化设备和生物设计软件;应用层,关注选品及规模化生产能力,从中长期看,能源环保、食品饮料、农业技术、健康领域发展空间极为广阔,开创新领域应用和改善原有市场的细分赛道尤其值得关注。”
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生物技术中心副主任王小艳进行了“合成生物学产业应用案例”分享,从产业感知角度解读站在风口上的合成生物学。她提到:“我们的合成生物技术平台就是围绕产业链去布局创新链,从工业中来到工业中去,希望给产业提供‘一站式’技术开发,做工业生物技术解决方案提供者,合成生物学平台在能力设置上面,覆盖全产业链,包括上游的菌株设计与开发,下游的生物催化与发酵,然后到生物分离与工艺,最后到生物质转化与应用。”
蒙牛集团创投基金投资经理&高级工程师李妙博士,从投资视角为企业提供了专业建议,并分享了蒙牛创投在合成生物产业领域的规划布局与投资逻辑。
李妙表示:“现在合成生物发展面临的最大瓶颈就是研发周期长、耗资大,需要政策和资本的双重支持。蒙牛集团创投基金是21年成立的,关注合成生物端的早期和成长期优质项目。我们看项目主要从团队、产品、技术、阶段这4个方面入手,来考察初创公司是否真正具备核心竞争力,产品迭代的周期和研发路径是不是可落地实现的,以及对传统方式的替代方面是否有足够的空间做降本增效。”
微元合成CEO刘波博士介绍了公司基本情况,并且就公司在新一代代糖——阿洛酮糖的生产技术开发成果进行了分享:“阿洛酮糖被称为“零卡蔗糖”,是一类最具有市场前景的功能糖产品。目前工业化生产阿洛酮糖技术路线均是以果糖为原料,经“差向异构酶转化+多套模拟移动床分离”进行生产,存在“原料成本高,酶转化率低,分离提纯难”等问题。微元合成研发团队利用合成生物技术重组微生物得到工程菌,开发了阿洛酮糖的生物发酵法生产技术,实现了以葡萄糖为原料生物发酵制造阿洛酮糖。同时,产品中副产物少,不涉及复杂的产物分离和设备投入,生产效率方面显著优于赤藓糖醇。该技术为我国低成本、大规模生产阿洛酮糖提供了技术支撑,在新型功能糖领域的国际竞争中取得效率和成本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