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东向西连接未来科学城与中关村科学城的二拨子横一路建设提速,预示着北京打造国际科创中心主平台中的两大科学城联系愈发紧密。在这张科创版图上,发源于海淀区、中关村科学城的世界500强企业小米集团的战略布局也在不断延伸。聚焦制造业锻造“创新”内核,位于昌平区、未来科学城西区的小米二期项目建设正酣。
二拨子横一路所在位置示意图
未来科学城作为北京打造国际科创中心主平台中的枢纽型主平台,发挥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承的是基础研究、原始创新的成果转化,启的是大规模的生产制造,而未来科学城自身则是要打造全球领先的技术创新高地。2019年,小米集团在未来科学城西区拿下的第一块地启动建设,2022年小米一期项目建成投用。4年间,小米一期项目——小米智慧产业园在朱辛庄街区拔地而起,与此同时,小米集团世界500强排名提升至266位,成为同时间段内排位上升最快的中国科技公司。
小米项目位于未来科学城西区
小米一期、二期项目相距1公里
小米智慧产业园所在位置示意图
2022年,作为小米集团重要的研发基地和人才基地,一期项目小米智慧产业园建成投用,成为继中关村科学城的小米移动互联网产业园、亦庄的小米电子产业园后,小米集团在北京落地的第三个产业园。小米智慧产业园总建筑面积23.1万平方米,采用“产业+”开发模式,包含4栋住宅楼、3栋办公楼及附属配套楼,最高建筑高度80米,打造以小米为核心的互联网集群商业新地标,助力昌平区“互联网+”企业国际化建设。目前各项业务进展顺利,开始显现稳定的产业贡献。
步入2023年,小米二期项目实现一季度复工复产开门红,目前已完成整体工程进度超65%。二期项目建筑规模约44.7万平方米,包含小米智能工厂、小米创研中心、小米未来产业园三大板块,围绕智能产线,配套建设小米实验室、科研办公、观光参观动线以及小米发布厅等功能载体,致力于打造集智能终端设备研发、试验、生产、发布、应用、示范等全环节覆盖及多业态融合的智能产业园,这座全流程关键制造要素100%数字化管控的工程将打造成为京津冀地区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和世界级“灯塔工厂”。
三大板块中,小米智能工厂将实现小米自主研发的自动化产线、数字化系统的大规模部署,开展跨学科、跨领域融合创新,系统化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和系统集成技术,向“数字化转型、网络化协同、智能化变革”方向发展。智能工厂共分为两个地块,东侧为小米智能手机工厂、西侧为高科技实验室。
小米智能工厂平视效果图
小米智能手机工厂包含全工段制程,年产1000万台高端智能手机,年产值可达500亿元至600亿元,小米创研中心最大的亮点是高25米,宽32米的多功能、多场景的报告厅。目前,各项工程项目都在稳步推进中,小米智能工厂预计2023年年底交付投用。小米创研中心、小米未来产业园预计2024年底竣工并交付使用。
未来科学城发力教育、居住、交通
全力保障小米项目配套
为了服务小米及周边重点项目发展,未来科学城西区积极引入优质教育资源,与北京一零一中教育集团达成合作,在朱辛庄街区举办幼儿园2所,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学校1所,十二年制学校1所。四校区将由北京一零一中教育集团派出管理团队,按照“六个一体化”模式管理,计划2023年秋季开学。
北京一零一中未来科学城学校效果图
紧邻小米项目,位于定泗路北侧的小米青年公寓已进入主体结构施工阶段,作为北京市首例农村集体建设租赁用地开发试点项目,小米青年公寓将作为小米集团新入职1-3年的职工居住公寓,提供约2610套单身公寓,为招聘国内知名高校和国外名校人才提供服务保障。
小米青年公寓效果图
与此同时,未来科学城集团下属置汇公司正在抓紧建设小米项目周边道路。小米二期范围内的7条支路中有部分支路预计5月底具备通行条件,可保障小米智能手机工厂调试运行,7条支路均将在2024年竣工。项目周边两条横向城市次干路七辛北街、七辛中街以及纵向支路安居路、纵向城市次干路七燕路已全部开工建设,预计2023年底4条道路也将具备通车条件。
小米项目周边优质教育资源、居住配套、交通设施建设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