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上,南方电网新型电力系统(北京)研究院执行董事、院长,怀柔实验室新型电力系统研究中心主任李鹏作了题为“电力系统人工智能基础模型的研究与展望”的主题报告。他提到,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大模型技术的突破,电力系统迎来了机遇与挑战。大模型技术为电力系统提供了强大的智能计算能力,支持了复杂任务的智能处理,为电力行业的创新发展注入了新动力。同时,随着数字革命与能源革命的融合发展,电力系统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前景广阔,潜力巨大,未来有望在海量数据驱动的人工智能技术推动下,实现电网的智能化升级和数字化转型。
会上,华为公司副总裁、电力数字化军团CEO孙福友作了题为“算三本账,加速能源行业数字化、智能化”的主题报告。他表示,自“双碳”目标确立以来,新能源暴增,电网发展面临着世界级的挑战,亦呼唤着世界级的创新破局。“数字化、智能化加持的世界级创新”便是破局之道。具体来说,首先,要达成认知上的共识;其次,要算好“技术账,业务账,经济账”三本账,算技术账确保持续方向大致正确,算经济账看的是投资回报,而算业务账则是支撑业务战略,最为关键;最后,要抓住数字化、智能化价值创造的锚点——软件和服务,扩大投资。
会上,清华大学电机系副主任、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陆超作了题为“电力系统稳定分析控制中人工智能的应用与挑战”的主题报告。他指出,尽管深度学习和大模型技术发展迅速,但电力系统因其复杂性和不完全可观性,使得AI应用面临巨大挑战。特别是在学习训练、仿真样本偏差、可观性和不完全可观性以及安全性约束等方面存在难题。他强调,解决这些问题不仅需要在技术上克服深度学习、大模型技术的挑战,还需在应用层面上解决如数据整合、系统可观测性以及实际部署中的诸多难题。
内容来源: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