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度重视医药健康产业,
将其作为创新发展的“双发动机”之一,
滚动实施了3个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建立了医药健康统筹联席会议工作机制,
取得了显著成效。
2024年,
北京医药健康产业整体规模达到
1.06万亿元,
同比增长8.7%,
成为全国首个
医药健康产业突破万亿的城市。
为进一步加速我市医药健康产业创新,
4月7日,
《北京市支持创新医药高质量发展
若干措施(2024年)》
(“32条”措施1.0版)
正式升级为2.0版本啦!
为进一步加速我市医药健康产业创新,市医保局,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等九部门联合推出了《北京市支持创新医药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2025年)》(“32条”措施2.0版),提出临床试验项目启动整体用时进一步压缩至20周以内、国家医保谈判药品直接纳入医疗机构药品目录、部署AI+病理和AI+制药等场景模型开发等32条举措,将“1.0版”迭代升级为“2.0版”。
创新企业反响热烈,纷纷点赞——
诺诚健华负责人 最新发布的“32条”措施精准覆盖了创新药从研发、审批、生产到临床应用的全链条,既借鉴了国际先进经验,又充分结合了本土需求。无论是国家医保谈判药品直接纳入全市定点医疗机构药品目录,还是医保基金与药企直接结算,以及通过真实世界研究支持创新药临床价值验证等创新机制的部署,都将有助于形成“加速研发—快速上市—资金回血—反哺创新”的良性循环,对激发企业活力、优化产业生态具有深远意义。 雅客智慧创始人王利峰 “32条”措施2.0版明确提出打造手术机器人技术创新中心、搭建高值医疗设备租赁平台,并设立500亿元规模的产业基金和100亿专项并购基金,这一系列举措精准破解了创新药械研发周期长、资金需求大、市场准入难等核心痛点。设备租赁模式加速了手术机器人临床落地,绩效监测机制激励了公立医院应用创新产品,而多层级基金体系则为企业提供了从研发到市场化的全周期资本保障。这种“技术+资本+场景”三位一体的措施设计,不仅在行业树立了高质量发展的标杆,更让企业坚定了扎根北京、服务全球医疗创新的信心。 透彻未来CTO王书浩 作为一家深耕AI+病理领域近10年的高科技企业,我们对北京市“32条”措施2.0版出台深感振奋。“32条”措施聚焦AI+病理等前沿方向,推动场景模型开发与行业大模型测评体系建设,为企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显著加速创新成果转化,我们将不负使命,勇攀高峰,推动AI+病理技术落地,为人民健康福祉贡献力量。 艺妙神州负责人 “32条”措施2.0版将临床试验启动时间压缩至20周内、创新药械审评审批时限大幅缩短,显著加速研发上市进程;支持跨境分段生产和委托生产试点,推动国际化合作与资源整合。此外,500亿元医药基金设立、AI技术场景开发及数据共享机制,为企业提供资金与技术双重赋能。“32条”措施2.0版的出台体现了北京打造全球医药创新高地的决心,激发了医药健康产业活力与竞争力,使我们信心倍增、干劲满满! 再来听听外资医药企业的声音——